智通财经APP获悉,海通证券(600837)发布研究报告称,针状焦用于锂电负极材料,未来市场空间广阔。针状焦应用于锂电负极和石墨电极两个领域,2017-2021年受益于锂电行业景气,需求从22.76万吨上升至130.94万吨,CAGR=55%。其中中国产量达到108.39万吨,对海外进口依存度较低。针状焦生产可分为油系和煤系两种路线,目前中国两种工艺路线产能规模相当,中国油系针状焦生产由于油品含硫量问题受到限制,能够解决原料问题的企业有望受益。
海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:
(资料图)
针状焦应用于锂电负极和石墨电极两个领域。
根据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,针状焦是20世纪70年代炭素材料中大力发展的优质品种,属于人造石墨,具有低热膨胀系数、低空隙度、低硫、低灰分、低金属含量、高导电率及易石墨化等一系列优点。其石墨化制品化学稳定性好,耐腐蚀、导热率高、低温和高温时机械强度良好。根据百川盈孚,针状焦分为生焦和熟焦,其中生焦主要用于生产负极材料,下游为新能源汽车,应用占比64%;熟焦主要用于生产石墨电极,下游为钢铁冶炼行业,应用占比36%。
针状焦生产分为油系和煤系两种路线,中国产能规模相当。
根据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,根据原料路线的不同,针状焦分为油系和煤系两种,其生产方法有一定差异。油系针状焦生产方法由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发,以热裂化渣油和催化裂化澄清油等石油加工厂重质馏分油为原料,经延迟焦化和煅烧等工艺过程制得油系针状焦。煤系针状焦生产方法由日本新日铁和三菱化成公司1979年开发,该法以煤炼焦副产品煤焦油沥青为原料,经原料预处理、延迟焦化和煅烧3个工艺过程制得煤系针状焦。根据百川盈孚,2022年至今中国油系和煤系针状焦产能规模相当,其中煤系针状焦产能约为120万吨,油系针状焦产能约为152万吨。
中国针状焦需求超过100万吨,可基本保证自给自足。
由于下游需求强劲,2017年以来中国针状焦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大幅增长。根据百川盈孚,2017年中国针状焦产量15.12万吨,表观消费量22.76万吨, 进口量7.64万吨。2021年中国针状焦产量达到108.39万吨,2017-2022 CAGR=64%;表观消费量130.94万吨,2017-2021 CAGR=55%;进口量仅22.55万吨。
中国原油含硫量较高,限制油系针状焦生产。
石油主要成分是脂肪烃,芳香烃含量很少,由于长期储存在地下以及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各种催化剂,使得石油重油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元素,这些都对针状焦生产不利,因此,必须对针状焦原料进行选择和处理。首先选择芳香烃含量高、含硫低的重质油,再除去其中的杂质。我国加工的原油大部分属于高硫原油,适合生产针状焦的低硫油较少,且在炼油过程中携带到重质油当中的催化剂粉末很难去除干净。
针状焦原材料重芳烃价差持续扩大。
2022年8月1日,重芳烃-渣油价差为450元/吨,2022年11月10日,重芳烃-渣油价差已上升至1170元/吨。价差扩大主要由于重芳烃与渣油价格走势发生背离。8月1日-11月10日,重芳烃价格上涨950元/吨,而渣油价格仅上涨230元/吨。
风险提示:原油价格大幅波动;下游需求下降;针状焦价格大幅波动等。